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區(qū)動態(tài)>>其它產區(qū)>>|
楓溪瓷燒制技藝:巧手潮藝 瓷韻通透

發(fā)布:2017-6-1 10:24:23  來源: 中華網文化 [字體: ]

 

  楓溪是我國重要的陶瓷產區(qū)之一。千百年來,楓溪陶瓷制作技藝推陳出新,精品力作層出不窮,以通花瓷、瓷塑為代表的傳統(tǒng)技藝在國內各大陶瓷產區(qū)中獨領風騷。
  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楓溪人就利用當?shù)卮赏辽a出各類陶瓷器皿。楓溪瓷藝,不斷借鑒和吸取具有潮州地域特色的泥塑、金漆木雕、刺繡等民間藝術技巧和表現(xiàn)手法,兼納一些海外風格,形成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與風格。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傳,使楓溪的陶瓷藝術日臻完美,精品薈萃,異彩紛呈。

  楓溪瓷門類齊備,有日用瓷、藝術瓷、建筑衛(wèi)生瓷和特種用瓷4大系列,以藝術瓷最為著名,影響最大。藝術瓷主要供陳設觀賞,故又稱美術陳設瓷。藝術瓷又有人物瓷、動物瓷、通花瓷、瓷花瓷和花瓶彩繪等多個種類,其中的通花瓷和瓷花瓷制作精湛奇巧,集各種技法、手法之大成,是楓溪瓷燒制技藝的杰出代表。
人物瓷雕,用料精細,釉料潔白晶瑩,造型秀美,以別具風韻而飲譽瓷壇;動物瓷雕中以變形動物瓷塑最負盛名,它以變形夸張的手法,強調動物之某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使之神韻獨具。通花瓷花,更以雕鏤精細的鏤空技藝、配以捏制的各式瓷花,以玲瓏剔透之美而獨步瓷壇。

  “通花”之名源于潮州抽紗,后被移用于通體鏤空瓷器,筆架山宋窯已有此一技法,楓溪瓷則發(fā)揮到了極致。其通花瓷器形繁多,舉凡瓶、壇、罐、尊、筒、籃、盤、球以至通花鳥、通花鯉魚、通花麒麟、通花蝦蟹簍等應有盡有,小者高僅5.7厘米,大者高達1.8米,長者達4米,鏤空可達5層之多,或施以釉上彩繪,或與浮雕、立雕相結合,或配以色土、腐蝕金等裝飾,構思機巧,結構紛繁,工藝精細,玲瓏剔透,娟麗秀美。

  通花瓶是在瓷坯體上雕通幾何圖紋,或各種花卉、人物、動物等圖案,經高溫燒成后,由人工彩繪裝飾花紋,再經烤花窯燒制而成。其裝飾多以鏤空幾何紋樣為底紋,底紋多為四方連續(xù)圖案,便于雕刻,適于燒制,易于表現(xiàn)出精工細致的藝術效果。大體上有通花與釉上彩繪結合、通花與浮雕結合、通花與瓷花結合、綜合性裝飾等類型。雕刻技法上有單層雕刻、雙層雕刻、多層雕刻且可轉動。是具有民族風格和濃厚地方特色的瓷器藝術品,也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雕塑鏤空與提花融為一體的工藝美術品,“通花瓶”也已成了瓷藝界公認的專用術語。

  花瓶、瓷盤的彩繪,也推陳出新,異彩紛呈,不但有釉下的五彩、青花,釉上彩的古彩、新彩、堆雕金,兼有釉下釉上的斗彩,還不斷吸收引入新的形式和技法。筆法上有工筆、有意筆,有兼工帶寫,也有現(xiàn)代派彩繪。潮州彩瓷中的釉上彩繪,顏料豐富,構圖清新,工筆彩繪,工整細膩,色彩富麗,經歷代藝人的努力,形成了有別于其它瓷區(qū)的彩繪風格,陶瓷界譽之為“潮彩”。

  楓溪瓷制作一般包括選料、洗泥、塑制、翻模、注漿成型、施釉、裝燒、彩繪、烤花8道工序,其塑制有堆、雕、鏤、控、貼、塑、刻、劃、印、壓、擠等多種技法,施釉有蘸、澆、潑、噴、刷等手法,裝燒按釉料對溫度的不同要求,又分氧化燒和還原燒兩種,燒成后如再加彩繪的,還需在烤花窯燒烤烘焙,出窯后才完成瓷品制作流程。
通花瓷作為楓溪瓷的一個門類,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風光無限,有多個國營廠在創(chuàng)作和生產,一個車間就有上百人,規(guī)模很大。但近年,瓷用品市場由日用陶瓷、建筑衛(wèi)生陶瓷主導,大量日用瓷輸出國外,傳統(tǒng)的通花、瓷花陶瓷的市場大規(guī)模萎縮。這類陶瓷全依靠手工進行生產和創(chuàng)作,人工生產顯然無法與機器生產相提并論。熟練的手藝者稀缺,制作時間長,市場推廣存在缺陷等一系列問題,導致通花瓷的發(fā)展前景顯得愈發(fā)暗淡。

  楓溪瓷燒制技藝唯一的國家級傳承人王龍才,今年已年屆八旬,但仍退而不休,傳藝授徒。談及傳承的問題,王龍才也甚感憂慮。為了將通花瓷的藝術發(fā)揚光大,他開設了“王龍才通瓷藝術苑”,用以教授幾個徒弟和親屬從事通花瓷的設計、創(chuàng)作與生產。2010年10月,王龍才還出版了《潮州楓溪通花瓷》的專著,以供對之有興趣的人們參詳。
時至今日,機器大行其道對傳統(tǒng)手工藝帶來不可小覷的影響和沖擊,通花瓷將來會有怎么樣的發(fā)展與轉機仍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的是,楓溪瓷的燒制技藝獨步于國內外瓷壇,并大放異彩。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